義賣品目錄

■ 林大洋

1953 年生於台中東勢北冷工寮,2003 年獲環球國際藝術貢獻獎油畫類組金牌。一步一腳印地訪遍台灣南北各地,用濃郁的色彩紀錄這島國的風景民情,並表達自身對台灣的濃烈情感,畫作選題上也堅持關懷弱勢族群的創作理念。盼藉由畫作喚起大家對這個島國最原始的熱愛,期許引發更多人支持台灣人權運動。

在竹東居住的十七年,他和原住民之間培養出深厚情誼,原住民朋友還了他給一個特別的封號「凱樹磯瓦阿沙里巴」,意思是:「大腳丫」。曾長途跋涉上山下海走訪台東地區,身體力行領悟當地風俗民情。他喜歡和碼頭工人或原住民談天,堅持人物需要深入瞭解才能畫出來,因此,畫面不單只描繪人物形體,還有更深層的心理精神與文化意涵。

感謝林大洋老師提供下列畫作給台權會義賣

■ 鄭自才

1936年生於台南,畢業於成大建築系,1964年取得Carnegie-Mellon大學都市設計碩士,進入國際建築大師Marcel Breuer 建築事務所工作。在美國因深受 60 年代青年運動的影響,反抗極權主義,便與黃文雄在美國參與「刺蔣行動」,隨後因遭通緝流亡世界各地 20 年,1991 年突破黑名單返鄉,卻被國民黨政府以違反國安法判刑一年入獄。

長期關心人權議題的鄭自才老師,回到臺灣定居後每週上山下海寫生,親身體驗臺灣風土民情,這份感情他用強烈的彩色表現在畫布上,表達內心對這片土地熱情真摯的愛。學院式嚴謹的空間設計歷練,使他特別能掌握作品景物縱深,在畫布上揮灑自如。他認為,藝術家的養分及靈感來自他們所生活的土地,創作也不能離開他們所生活的土地。

感謝鄭自才老師提供下列畫作給台權會義賣

■ 王傑

基隆畫家,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美術博士,長於旅遊速寫及水彩,插畫作品也曾獲國內外大獎。現為專業畫家,定居基隆。

老師是在西班牙留學期間,開始透過速寫捕捉旅遊時刻的風景與感受,回台灣後,續用這樣的技法繪他的家鄉—- 「基隆」,後來出版的《畫家帶路,基隆小旅行》在2010年被票選為基隆之書,帶動旅遊速寫的風潮。老師也帶著這樣筆觸,紀錄如社子島、蟾蜍山等近年來有迫遷危機的地方,呈現畫家對社會議題的關懷。

■ 劉洋哲

1944 年生於新竹市崙仔,高中就讀新竹師範學校,親近李澤藩老師學習水彩,1966 年考進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西畫組,在李梅樹、楊三郎、廖繼春、洪瑞麟與劉煜等名師啟迪下,厚實了他繪畫根基及美學素養,豐富了他的創作視野與內涵。

早期以油畫、素描、水彩為創作主軸,素描傾向用線條形狀襯托畫面與畫作整體感。1986 年前往巴黎第十七版畫研究中心接受海特教授 (Prof.S.W.Hayter) 的指導,對版畫創作更加迷戀,故而轉向版畫創作近 30 寒暑。1995 年後,他回歸油畫創作,將西畫創作理念與版畫技法巧妙地融合,平凡取材搭配多樣層次變化,建構出繽紛多樣的藝術風貌。

感謝劉洋哲老師提供下列畫作給台權會義賣

■ 董華正

畢業於師大美術研究所創作碩士。經歷包含策展人、兒童美術師資培訓教官、全職畫家。

擅長油畫、粉彩、水彩創作,創作主題以寫生為主,包括風景寫生與人物寫生。作品寫實中帶有留白的東方色彩,展現東方內斂的藝術修養,在大色塊的描繪中對細節沒有太多著墨,但凸顯人物肖像與韻味。2016 年之後,畫風逐漸轉為抽象,以大膽的色塊及線條取代細緻的描繪,讓觀眾在寫實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想像空間。

■ 謝孝德

民國 29 年生於台灣桃園,客家人,出身貧困農家,十歲才有錢求學,在課業、體育、藝術天賦表現出眾,中學時期代表我國參加世界中學生美展。1965 年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留校任教,近來已退休,專事創作。

<span”>獲獎與個人展覽無數,曾代表我國參加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紐西蘭國際展、歐洲巡迴藝展、法國加城國際展、英國克里芙蘭國際素描雙年展等各大展覽,奠定其在國際畫壇的地位。1974 年自法回臺著《新寫實主義》一書,為臺灣倡導新寫實主義先驅。1983 年先後被列入英、美世界名人錄中。多次受邀為國內重要美展審查委員會,作品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及私人皆有收藏。

感謝謝孝德老師提供下列畫作給台權會義賣

■ 何文杞

何文杞1931 年生於屏東大埔,1952 年10 月考進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於1956 年6 月畢業。 被媒體譽為最具反省精神的臺灣新本土主義畫家,他以「古厝、水牛、斗笠、百合花勾勒出臺灣人的共有記憶及爭取民主化的艱辛過程」呈現出臺灣人的生活與土地之美。

因為何文杞先生對台灣鄉土的濃郁情愛,滋養並激發他的藝術創作,使他的作品貼近台灣土地與人民,滿溢著一種泥土的氣息,充滿原始的生命力,喚醒人們記憶中的鄉土情懷,令人咀嚼、玩味之餘,更覺餘味盪漾。透過油畫與水彩的繪畫方式表達對大自然的禮讚與感動,可以說「愛鄉、愛土、愛人」是何文杞先生的終極關懷,激發他以畫筆傾注其款款深情,並使他發現了藝術、創造了藝術、成就了藝術。

感謝謝何文杞老師提供下列畫作給台權會義賣

■ 鄭開翔

1982年生於屏東,畢業於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
擅長速寫、水彩技法,其筆觸流暢,色調溫暖,下筆間帶有獨到觀點及人文關懷,以記錄城市的美麗與變遷為己任,畫作傳達「當時」、「片刻」等永恆主題。
提倡「用繪畫代替照相打卡」,2019年出版「街屋台灣」一書,同年獲得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年度新人」,2021年獲中華民國畫學會插畫類金爵獎,譽為台灣第一位以水彩技法、系統化記錄街屋文化的全職藝術家,城市速寫畫家。

■ 林桂英

1958 年生於臺東,曾參加中華圓山畫會聯展、怡寧畫會聯展、呂宗燦師生聯展、IFA 國際美術協會日本大阪勢力美術館聯展、適如畫會聯展。

感謝林桂英老師提供下列畫作給台權會義賣。

■ 余明宗

1970/05/29 出生於台北,自幼就展現其對藝術的熱衷及才華,其後就讀復興美工及台灣藝術大學,目前於工作之餘仍創作不輟,並勇於嘗試各種台灣之美的表現。

綜觀近年來繪畫歷程,求新求變,技巧的掌握也獲得進步成熟,從客觀描繪入門進而帶入主觀情感因素表現主義,期待未來能更有卓越超凡作品問世。

感謝余明宗老師提供下列畫作給台權會義賣

■ 戴秀雄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專長土地法,行政法,空間計畫法制,環境與能源法制等,長年關注台灣的土地正義問題,並積極投入反迫遷運動。在學者與社會運動的工作外,戴秀雄老師更長年透過攝影,捕捉空間中的光影湧動與特殊和諧的物件配置。

‧ 感謝戴秀雄老師提供下列作品給台權會義賣

■ 李根政

現任: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經歷:
2018 著作《台灣山林百年紀》,天下雜誌出版。
2016 促成綠黨、社會民主黨共組聯盟,擔任「綠社盟」共同召集人,並代表參選不分區立委,以30.8萬張政黨票落選。
2013~2016年,擔任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2014年帶領綠黨打破議會零席次,贏得二席縣市議員。
2008年,榮獲中央通訊社2008年十大潛力人物「社運環保」類得獎人。
公共電視台「有話好話.南部開講」節目主持人。
2007年辭去教職,創辦地球公民協會(基金會),擔任執行長至今。
2005~2007年擔任環保署第六屆環境影響評估委員。
2004年榮獲天下雜誌陽光世代之「共生世界守護者」代表人物之一;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畢業。
2003-2004年籌設台灣生態學會,擔任首任祕書長。
1998-2007年創立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投入保護森林、水資源及揭露石化業污染等環境運動。
1988-2007 新竹師專美術科畢業,之後國小教師17年。
1968 出生於金門古寧頭

藝術創作紀錄:
2016 生祥樂隊「圍庄」、「動身」雙專輯封面及樂曲標題書法。
2015 生祥樂隊「我庄」專輯封面及樂曲標題書法字;地球公民基金會「堅持–後勁反五輕的未竟之路」封面及篇章書法字。
1999趨山走海八人素描聯展(金門),之後,因從事環境運動停止創作。
1997新竹師院邀請傑出校友回校個展
1993新竹市文化中心三人水墨聯展
1992金門社教館「花崗岩島的春天」水彩個展
1991新竹市文化中心典藏書法作品─楓橋夜泊
1991台北縣立文化中心水彩個展
1988竹師畢業美展國畫第一名、水彩第二名
1986人選全省美展、光華寫生比賽大專組第二名
1986入選省展、高市美展優選

■ 鄔坤宏

以下介紹取自藏藝藝術交流中心

生長在鄉下小鎮-恆春。父親為動物醫生,曾在墾丁牧場工作,因父親放浪個性離家多年,母親辛苦帶大七個小孩,經濟困窘情況下,家中最小的我小學畢業即被送到台北寄住親友家。喧囂繁華都市叢林裡,小小年紀的我不知如何抒發內心陌生跟恐懼—於是彩色筆似乎讓我找到可以對話的朋友。愛畫畫的我功課是一蹋糊塗,長輩禁止的狀況下,衣櫥裡就成了我的小小畫室,後來考上復興美工才讓我見識到全省各地來的高手,也是我盡情揮灑的快樂時光。此時也參加北市美展、高市美展、省展、全國美展等…

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後從事忙碌的室內設計工作,雖然美術底子從事室內設計得心應手,但薪水是日以繼夜加班用健康換來的。成家後,不能再如此加班,不想讓小孩跟我一樣過著看不到父親的日子,於是回母校復興美工任教,回歸正常生活。三年後結束了台北忙碌的工作,回到了屏東老家,這樣慢的步調,讓我又有機會拿起畫筆畫畫。

家鄉依然美麗,畫筆依舊是我最好的朋友,事業穩定後,畫畫的快樂不能再只有我獨享,於是在純樸的恆春小鎮興建一棟小畫廊。2009年”5號美術館”因此誕生,並協助屏南社區大學開設藝術與工藝課程,結合當地文化與手工藝品,讓傳統手工藝品能夠藝術化商品化更介由這美術館讓工藝與美術彼此有交流,在地文化可以傳承—-
美的事物是可以漫延感動他人的,5號美術館,漸漸容納不下當地藝文愛好者,在能力許可下,5號美術館將擴大,讓在地文化有更充分的展演空間,藉以回饋家鄉……..

簡歷
復興美工繪畫組畢業 1988.6
意象美術教室 教授油畫.素描基礎班. 1993
畫緣美術教室 教授.素描升學班 1993
郝穎彰美術教室 教授油畫.素描 1995
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 1996
上皓設計工程公司 工務助理 1997
新聯陽廣告室內設計部 設計助理 1998
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會員 1999
永庄室內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師 2000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畢業 2001
私立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科 素描老師 2002
世家新室內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師 2002
墾丁愛情海名宿 2006.5
屏南社區大學 教授粉彩.素描 2007
高雄師範大學 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在校生 2013
屏東縣恆春畫會總幹事 2014

獲獎/展覽
1985.台北市寫生比賽第3名
1987台北市美展水彩類優選
1988高雄市美展油畫類第3名
1988油畫十人聯展(永和)
1989台北縣美展油畫類優選
1991國軍文藝金像獎油畫類金銅獎
1993全國美展油畫類優選
1993全省美展油畫類入選
1993油畫三人聯展(台北)
1994油畫四人聯展(板橋)
1995油畫四人聯展(永和)
2007油畫二人聯展(墾丁福華)
2013台灣藝術大學校友聯展(高雄)
2014恆春畫會聯展(高雄)

■ 楊自然

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曾在原住民部落居住了八年的楊自然老師對山林、土地及原始的生活型態充滿好奇與熱情。熱愛水墨畫的他突破了傳統的筆法,加入了更多色彩、西式書法和更精緻的構圖,創作出不同於古典山水畫的作品。近年來古典水墨畫因為沒有西化的主流姿態,加上細緻的工筆法較難學習傳承而日漸稀有。楊自然卻以自己的方式將此一創作形式發揚光大,實屬難得。

楊自然在繪畫上崇尚返璞歸真,享受隨性單純的作畫。著名作品包含「兩性」、「劍」、「美麗佳人」和「國旗啟示錄」等。這些作品以單一人物或物件,純粹的畫面與刻意留白的背景,畫作看上去卻活潑不失韻味。留白部分給觀賞者無限的想像空間,使作品更加耐人尋味,平添一絲神秘和天真。

感謝楊自然老師提供下列畫作給台權會義賣

▌楊年發

楊年發,1960年生,臺中大甲人。在復興美工階段就獲獎無數,先後舉辦過無數次的聯展與個展。作品廣獲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日本等國際人士收藏,是臺灣本土畫界裡相當突出的一位知名畫家,作品很受收藏家的肯定與收藏。楊年發執著熱愛臺灣本土文化,畫作以臺灣社會、農業生活情感與濃厚的本土文化精神為主題,而作品的內涵展現出對臺灣鄉土傳承的眷戀與雋永,深厚的情感,更是其作品的主要特色,亦呈現出其對藝術的熱愛與奔放的生命力,顯現出濃厚的人道主義色彩,傳達十足的臺灣生活印象,也記錄了近代臺灣種種面相。使得楊年發在畫壇上不斷綻發出豔麗光芒,受到眾人矚目。

 

經歷:

1975年  全國教育旅行寫生比賽西畫第二名
1976年  臺北縣板信水彩畫第一名
1978年  全國第五屆青年水彩畫銀牌獎
1979年  全國第一屆十大傑出才藝少年水彩畫賽首獎
1979年  全國第二屆十大傑出才藝少年水彩畫賽銀牌獎
1980年  明生畫廊首次西畫個展
1981年       中國美術協會名家作品展
1981年  臺北省立博物館展覽
1982年       臺北慈輝紀念畫廊聯展
1982年  獲選列入《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
1991年       臺中市立文化中心文英館中國水彩畫會名家聯展
1992年       麗久畫廊三人展
1992年  赴韓國旅行寫生&美術交流聯展
1992年       有熊氏藝術中心個展
1993年       今天畫廊雞年名家美術邀請展
1993年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楊年發臺灣本土系列創作展
1993年       揚揚藝術中心臺灣西畫選輯應邀參展
1994年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個展&臺視文化館報導展
1994年       台南社教館三人西畫展
1994年       明生畫廊/格緻藝術中心/中國美術協會名家/太平洋百貨開幕/青溪文藝協會中正紀念館/高雄市立圖書館/風野藝術交流中心/今天畫廊聯展
1995年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西畫個展